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理财 >> 正文
当前热点-美国加息已成直接打击,日本陷入两难境地,日本为什么不能加息

腾讯网   2022-09-24 06:02:19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随着日元22日(当地时间)在纽约外汇市场飙升至145.89日元兑1美元,日本央行开始干预外汇市场。 日本政府用美元购买日元。 一瞬间,日元跌至140日元。

尽管这是展现日本金融当局“权力”的象征性场景,但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等日本媒体指出,“不进行加息的外汇干预有其局限性”。 如果作为日元贬值根本原因的美国和日本的基准利率差异保持不变,那么无论花多少钱,“1美元=145日元”线的焦虑都会被打破不会消失。 美国正在为经济下滑做准备,将美元撤出市场,而日本则维持零利率并增加日元供应,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日元贬值。 有来自日本内部的分析人士表示,不可能不知道这种情况的日本央行之所以将加息排除在外,是因为它陷入了一个持续了9年的“宽松货币陷阱”。

日本正处于两难境地,正面用美元阻止汇率下跌,后面又大量释放日元,助长日元贬值。 一位日本金融界人士表示,“停止量化宽松和加息的负担太大,日本金融当局明知两难境地,仍在苦苦挣扎。” 日本政府债券价值 1,065 万亿日元,使得加息成为不可能。

在10年前,日本国债规模是500万亿日元,但按照“放钱振兴”的安倍经济学政策,继续印发国债。 现在,美国加息已成为直接打击,加重了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。 在今年的预算中,日本政府为部分国债付的本息约24万亿日元。 政府国债正逐渐摧毁日本政府。 日本财务省近日发布分析报告称,如果利率上升1%,截止2025年,政府债券的利息负担将增加3.7万亿日元。 设定利率的日本央行也无法摆脱政府债券的负担。 这是因为日本央行购买了 528 万亿日元,占政府国债的一半。

朝日新闻23日报道称,日本政府24年来的首次外汇干预暂时阻止了日元贬值,但未来将在汇率市场上考验金融当局的能力。 每当日元贬值至 145 日元时,当局就必须买入日元以防止下跌。

日本拥有巨额外汇,但目前使用的弹药数量仅为 1361 亿美元现金。 因为持有美国国债超过 1 万亿美元,很难立即将其变成现金。 另一方面,日元日交易量超过50万亿日元,日本政府也必须节约子弹。 《读卖新闻》报道称,“24年前我干预外汇时,短短三个月就花掉了3万亿日元的外汇储备。”

过去,日本政府每次干预外汇,都只是暂时的效果,长期来看并不能阻止日元贬值。 1997年12月进行外汇干预,从131日元跌至125日元,1998年初又回到130日元。 当年 6 月,又是 146 日元时,介入并维持在 135 日元,但同年 8 月,飙升至 147 日元。

尽管仅靠外汇干预是不够的,但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22日表示,与美国和欧洲不同,日本仍处于衰退期,通胀率在 2% 左右,因此不考虑加息。日本目前的基准利率为-0.1%。此外,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被强行压低至0.25%。当 0.25% 或以上的政府债券进入市场时,由日本央行无限购买。

天天快报!纵横游控股(08069.HK)拟折让约19.8%配股 最高净筹约1320万港元

天天快报!纵横游控股(08069.HK)拟折让约19.8%配股 最高净筹约1320万港元

纵横游控股发布公告,于2022年9月23日,公司拟配售最多合共9600万股配售股份,占于本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...

今热点:ALCO HOLDINGS(00328.HK)完成配售7232.4万股 净筹约698万港元

今热点:ALCO HOLDINGS(00328.HK)完成配售7232.4万股 净筹约698万港元

ALCOHOLDINGS发布公告,配售协议所载全部条件已获达成,且配售事项已于2022年9月23日完成。配售代理已根...

【环球新要闻】高鸿股份(000851.SZ):就投资国唐汽车、现已启动审计与评估工作

【环球新要闻】高鸿股份(000851.SZ):就投资国唐汽车、现已启动审计与评估工作

格隆汇9月23日丨高鸿股份公布,公司2020年1月9日公告了《关于对外投资事项处于筹划阶段的提示性公告》,...

天天看热讯:百奥赛图-B(02315.HK):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 涉及271万股H股

天天看热讯:百奥赛图-B(02315.HK):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 涉及271万股H股

格隆汇9月23日丨百奥赛图-B宣布,超额配股权已由联席代表代表国际包销商于2022年9月23日按发售价每股H股...

时讯:LHN(01730)附属拟638.8万新加坡元购买Arab Street物业作为商住空间经营

时讯:LHN(01730)附属拟638.8万新加坡元购买Arab Street物业作为商住空间经营

智通财经APP讯,LHN发布公告,于2022年9月23日,买方ColiwooWestPte Ltd (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)已...